400-123-4657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熊猫体育 > 新闻动态

熊猫体育:书单 2024年度社科文献文明传媒类出书预告

时间:2024-06-01

  文化传媒就是传媒业当中的一个延伸领域,用现代的传播手段,通过传媒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本期推文为社科文献文化传媒2024年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期待的那一本!

熊猫体育:书单 2024年度社科文献文明传媒类出书预告(图1)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学科特聘教授,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全方位渗透,尤其是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互联网+”纳入国家战略体系之后,中国电影在极短的时间内呈现出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后电影发展态势,在其生态、格局、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本研究的目的即是探讨这些问题之间的关联,以及背后的深层逻辑,为中国电影产业转型、电影文化重塑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不仅是引导“互联网+电影”走向新常态的基础,也是建构“互联网+电影”理论体系的必须。

  本书首先从传统媒体转型、平台型企业、组织转型变革等角度进行了文献梳理,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接下来,本书从组织结构转型、组织流程转型、组织文化转型、组织人力资源转型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上述四个研究部分的最后一节,进行了相应的个案研究。

  本书认为报业媒体的平台化转型是组织结构、组织流程、组织文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四个要素协同演化的过程,并对组织结构、组织流程、组织文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四个要素的转型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上述四个要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转型目标或策略。

  本书通过实证调查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网络公共传播行为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现状,并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大学生网络公共传播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比较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进而探讨如何通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公共传播水平,构建基于提升大学生网络公共传播能力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本书从理论层面分析一种最底标准的伦理规范存在的可能性,继而围绕全球134篇媒介伦理规范共通准则、中外媒介伦理规范的对比、儒家伦理与媒介伦理等层面进行分析,以一种“尝试的、努力的”姿态来探讨媒介伦理规范,提出12个方面的伦理准则,涉及媒体权利与责任、真实、消息来源等,形成了一份“全球媒介伦理规范”文本,从而回答了“全球媒介伦理规范的建构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建构出的规范是什么”的问题。

  本书为华中科技大学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中的一本,收录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余红教授近十年来的20余篇论文,涵盖了在网络舆论与意见领袖、网络公共参与、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风险传播、健康传播、媒体传播力和网络新媒体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的对我国新媒体传播的研究与思考。其中,本书对网络舆论、国家形象、媒体传播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了对网络公共事件共识达成机制、健康风险报道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前沿性研究。同时选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舆论和舆情现象,立足风险社会理论和情感社会学,研究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发生机制,探析风险传播路径和网络新媒体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传播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孟菲斯大学访问学者。

  本书从整合传播策划、新媒体传播、短视频与直播、品牌价值研究等四个维度服务湖北省域与长江中游城市圈的城市品牌传播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文旅品牌打造。本书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湖北省文旅品牌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各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对现实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面向未来发展的具有普适性的品牌建构和品牌传播思路。

  虚无主义与崇高的后现代 : 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段艰难关系的历史(故事)

  威尔·斯洛克姆(Will Slocombe),英国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高级讲师。著有《虚无主义与崇高的后现代——从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段艰难关系的历史(故事)》《新兴模式:人工智能与结构性想象》《想象未来:人工智能、哲学视角与科幻小说》等。

  张红军,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专业硕士,武汉大学美学专业博士,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美学、文艺学研究。

  与主张虚无主义必须被克服的一般观点不同,本书主张虚无主义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它必须悖论式地保留于西方当下的哲学与文化中,因为西方现代思想的本质是基础主义,而虚无主义如果被根除,就会招致一种新的基础主义,一种可能比第一次启蒙运动更危险的新的启蒙运动。这里的虚无主义当然不是现代形式的虚无主义,不是那些相互指涉、相互否定的意识形态,如人道主义的虚无主义、反人道主义的虚无主义、独裁主义的虚无主义、反独裁主义的虚无主义等,而是后现代形式的虚无主义,是专注于虚无本身且自我指涉、自我解构的意识形态,因为只有这种虚无主义才能逃离二元对立,从而逃离自身被指控为虚无主义的宿命。

  约翰·古德斯布洛姆(Johan Goudsblom, 1932-2020),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著名社会学教授。著有《虚无主义与文化》《荷兰社会》《巴兰斯范德社会学家》《火与文明》等。

  原学梅,1966年生,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

  张红军,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专业硕士,武汉大学美学专业博士,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哲学、美学、文艺学研究。

  本书是虚无主义问题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它致力于回答3个主要问题:什么是虚无主义?什么是文化?虚无主义为什么会出现在西方文化中?通过梳理虚无主义概念的发生、发展史,作者指出,只是到了尼采那里,虚无主义概念才获得它最为明确而重要的定义,即一种心灵状态,一种渴望真理而不得之后的彻底无意义感;通过梳理文化概念的发生、发展史,作者指出,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看待文化,即作为普遍的人类行为准则的文化,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文化,作为个体经验与行为要素的文化,其中第三种文化的两个关键要素即“命令”与“选择”,会对人的天生倾向和能力进行调节,从而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通过梳理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整个西方历史,指出探寻唯一真理是西方文化的强制性命令,无数西方个体都选择了把找到唯一真理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最终却都发现不存在这样的真理,从而感受到生命的无依据和无意义这一事实,作者证明了虚无主义从一开始就存在于西方文化中,而尼采不过是最明确地揭示了这一文化元素之存在的人,因而也是被虚无主义折磨得最为痛苦的人。

  热带水域的荷兰船——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航运网络的发展(1595-1660)

  罗伯特·帕德修斯(Robert Parthesius),曾担任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馆长和阿姆斯特丹大学讲师。在此期间,他在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开展文化交流的研究项目,并在相关博物馆策展。重要项目包括启动海洋考古单元展和斯里兰卡加勒港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夜星号(Avondster)的发掘(1997-2007年)。

  罗燚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中古道教史、岭南道教史、海洋信仰。

  本书研究着眼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公司交易中最重要的工具——船只。为了重建完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航运活动,作者创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船只泛亚航行资料库。基于这一数据库,本书对服务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舶的航线和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考察了17世纪上半叶荷兰航运在亚洲的发展,也探究了使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亚洲贸易和航运得以发展的后勤因素和技术因素。本书旨在阐明荷兰东印度公司如何发展和管理其复杂的航运网络,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如何获得经验并调整其船队,以适应与贸易、军事政治活动和维持亚洲贸易站和据点网络相关的诸多要求文化传媒。这本书结合了海洋史和社会史的视角,有利于深化理解17世纪上半叶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组织的商业动态。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Copyright © 2018-2024 熊猫体育(xiongmao)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
熊猫体育